随着我国包装事业的发展,80年代,高等教育中包装设计专业应运而生。经过将近20年的专业建设,目前该专业的教学体系已基本确立。然而,由于该专业的发展与技术的紧密联系、理论构建的相对滞后等问题,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在基础教学内容与方式方面必须走出传统设计艺术的模式,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必须明白目前包装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包装设计专业基础课开设的目的尚不十分明确,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从教学规律而言,每一专业的基础课的开发都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包装设计由于属于新兴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往往是在其它设计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而确定,因此不免存在因情况不同而需要进行取舍的问题。如“设计学概论”在一些院校中被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二时开设,而在相当多的院校却没有这门课程。
课程设置目的性的不明确,一方面使学生对其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明确,造成学习时的不重视,甚至厌学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使得包装设计人才由前些年的理论欠缺到目前的专业知识贫乏的加剧,使相当多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只能停留在摹仿阶段,缺额创新意识。
其次,在包装设计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设置方面,知识陈旧,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从包装设计开设专业基础课的目的来说,不外乎有两点,一是使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有一个系统详细的了解,并熟悉这些知识在实践动手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二是必须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的积淀和形成的过程清晰地进行揭示,并阐明专业知识在过去和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上述两个目的的贯彻和执行,目前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老师在授课过去中,只注意到了第一点,而对于第二个目的,很少有人注意。如设计的三大构成,本身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知识是不断积淀起来的,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它们也将不断发展。但是,现行的教材既没有进行揭示,更没进行展望,以至于给人的印刷是三大构成的知识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永恒不变的。
专业基础知识内容的陈旧和缺乏广度和深度,在包装设计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造成学生急功近利思想抬头,学风滑坡,严重的妨碍了学科的发展。
再次,在包装设计专业基础课的讲授方面,与其它一些学科,特别是与理工类学科相比,存在着讲授方式陈旧、落后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忽视等问题。
包装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探索新路
1999-10-29 00:00 点击: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