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
概论包装整体系统化设计
1999-10-29 00:00  点击:1295
一、包装整体系统化设计的概念

中国包装标准中在八十年代初给“包装”一词所作的定义是:为在流通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包装既是一类事物的名词,又是事物操作活动的动词。适应市场和人们不断提升的消费要求,不断赋予包装新的内涵,所谓现代包装设计,就是以保护商品安全流通、方便消费、促进销售为目的,依据特定产品的形态、性质和流通意图,通过策划与构思,形成新包装概念,再以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适当的材料、造型、结构、文字、图形、色彩、防护技术等,综合创造有机的包装实体塑造商品形象的过程。现代包装设计以适应市场需求及人类健康与环境保护要求为出发点,以满足不同类型层次的人群消费需要为目标,从市场出发开发商品与包装的设计和生产,再回到市场进入流通与消费环节,通过市场销售与人们的消费检验反馈信息,发现问题与新的需要,再进行产品与包装的改进设计和开发。由此可见,作为形成商品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的包装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循环推进发展的系统化概念。尽管有些包装只需要对某一方面或局部进行有重点的改进性设计,但作为正确的设计观念方法,始终应以市场流通目标和消费需求为导向,从包装整体系统化设计角度思考与设计。

二、整体系统化设计是市场经济对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时代要求

市场需求是现代经济的主导,任何商品开发都离不开市场,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产品必须通过包装才能形成商品,进入流通与消费领域,包装作为现代商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离不开市场与社会消费环境。正确的设计,应该是在产品开发的同时就要考虑到包装问题,产品与包装开发设计都包含着共同的环节,即市场需求——确定目标市场——产品定位开发与设计包装设计——产品生产包装工艺——形成商品——进入流通——市场销售——市场与消费信息反馈——总结分析研究,再根据市场与消费需求信息及时利用高科技的新成果,改进产品与包装,形成往复循环推进的系统工程。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包装开发或改进性设计从包装与商品的整体市场定位、加工生产方式、环境保护、成本核算、选用材料、造型结构与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都必须纳入系统化设计,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课题调研与策划在设计中的关系地位

为了避免盲目无效或漫无准确目标的设计,有必要讨论一下课题项目调研、策划与具体设计之间的关系。

1、调研是开展任何设计项目之前,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分析研究课题基本情况,进行课题立项论证与策划不可逾越的前提。在实际设计活动中往往会有设计师作出一些无效或无价值的设计方案,总结经验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在设计项目起步时缺乏对项目的周密调查研究,对课题的立项与市场价值及单位条件欠深入科学的论证,进行无价值的设计活动,或是没有弄清设计项目的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生产制造工艺条件等而进行盲目的设计所致。所以,作为设计师对课题的立项调研与参与策划决策前的调研,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前提性工作。确认课题的立项价值与条件,做好参与策划活动的调研准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2.策划是进行正确设计的基础。策划,通常是指在进行某项事物活动之前,对该项事物的预先思考与筹划准备,并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分析,作出方向生的决策与开展方法的对策活动。所谓包装策划,就是对某企业的产品包装或某项包装开发与改进之前,根据企业的产品特色与生产条件,结合市场与人们的消费需求,对产品的市场目标、包装方式与档次进行整体方向性规划定位的决策活动。策划方案决策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包装具体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说,包装策划是进行正确有效设计的前提基础。设计策划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关人员的集体讨论交流信息,集中群体的智慧,明确设计任务内容目标,根据产品的性质特点与市场流通意图,生产加工条件等,确定包装的基本方式、档位与设计方向(如礼品或旅游纪念品包装,大众化实用型消费包装,商品的主销市场流向等)。鉴于策划在包装整体系统化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参与设计策划活动一般要求企业的有关领导、设计、经营、生产、技术等相关的人员,参加,设计人员应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企业负责人集中群体的意见决策设计方向目标与要求,并由相关专业人员执笔形成包装策划方案,为开展具体设计活动打下基础。

3.设计是策划与创意(构思)方案具体视觉化的创造性活动过程。设计活动主要是根据项目策划所确定的基本内容、方向、目标和要求,具体调查分析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包装的创意构思,形成概念,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和工艺技术方法将这种创新意念体现为图纸或模型,从而形成设计方案,传达给自己和用户,作为评审与投入生产的依据。很明确,设计就是将整体构思意念创造性地体现为图纸或模型化的活动过程。

四、整体系统化设计的基础程序法则

1.包装整体设计定位。根据包装策划所确定的设计或改进方向、功能目标、生产工艺方式等基本原则,对设计项目的产品与包装的历史现状、销售环境、市场与发展趋势要求,以及同类商品包装现状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结合“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审美性、创造性”的设计原则,进行包装设计的整体格局形成(容量规格、材质类型、基本形态、结构方式、防护技术等),以及包装的整体风格(即文化品位)的明确定位,形成塑造商品整体形象与结构的意念,再进行具体的设计步骤。

2.包装选材、造型与结构设计。包装选用材料与造型结构设计的每一步的具体进行,都应从实现包装的整体功能目标出发,体现包装的物质保护功能,方便生产、储运、消费与回收处理,体现商品身价档次与审美的功能。

包装设计的选材用材,无论是纸与纸板类材料,还是塑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陶瓷玻璃、竹木材料、以及其它天然材料,特别是现代功能性防护材料,每大类材料中都有多种不同的质地肌理效果和理化特性,不同的成本与工艺性能差异。正确的选材与合理地用材是包装具体设计的重要五一节,直接关系到实现包装的整体功能和经济成本、生产加工方式,和后期装潢印刷与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诸多方面。因此,熟悉掌握各类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成本与工艺要求,及时了解新材料的动态,对包装设计人员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包装造型与结构设计,体现在依靠模具成型生产的陶瓷、玻璃、塑料、纸浆模塑等容器设计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的造型必须凭借一定的结构来体现,而具体的结构则又必须依托一定的具体形态,两者是形成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上述包装容器的具体设计中往往是以造型为主,设计造型的同时必须考虑其结构特点与生产工艺要求,然而始终是以体现包装容器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为原则。另一部分如采用各类板材(纸板、钙塑板、木板、金属板材、人造板材)或纸与塑膜、复合材料加工生产的箱、盒、桶、罐、袋等包装的同一造型,则可采用多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来体现功能需求和力学工艺性能,以及消耗材料、封合与开启工艺的差异,所在,在进行这类包装造型设计研究的同时,就有必要对同一造型的包装进行多种结构性能与用材的研究探索,提供造型优美结构性能最佳的设计方案。

关于包装设计的选用材料与造型结构设计的具体内容方法涉及面太广,这里仅从整体系统化设计角度宏观认识论及,不再详述。

3.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这是准确有效地传达商品信息、美化商品、满足精神功能需求、促进销售、提高商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我国人一般习惯称做包装装潢设计。包装视觉传达设计,首先需要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内容的整体定位思想明确后再进行具体的文字、图形、色彩等设计环节。所谓包装的视觉设计定位,就包装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的总体构思。在确定了包装的整体个性风格品位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特点与市场导向,从表现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角度,进行产品定位(即产品的名称与商品特色)、生产者定位(产品的商标牌号、生产企业或监制公司名称与地址等)、消费者定位(即体现商品消费对象的信息特点)等几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排列商品视觉的主次关系,突出重点,确定包装主要展销面与辅助面的信息分布定位,并根据相关法规依法进行设计。

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的构图布局,以至具体文字内容字体设计,图形(包括绘画、摄影、开窗直接显示产品形象等),色彩、以及装饰性设计等,艺术形式手法都应服从包装整体品位风格,有效地表现商品独有的个性化信算特色,能动地为助销商品和引导正确消费服务。包装的主要展销面集中表现商品的主要信息特色,其他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和图形在辅助面补充完善,形成商品的有机整体和形象。

4.包装防护技术处理与理化性能测试。在包装的整体系统化设计中,除通过功能性的材料和包装造型结构设计,解决包装的缓冲防震与空气调节等多种防护功能外,还有一些如食品、药品以及活性产品等,要进行真空或真空充气处理,或者进行罩塑密封、附加吸湿剂或吸氧剂处理,防伪防盗等其他防护技术处理。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包装防护功能与使用功能的理化性测试,以保障包装产品的防护与消费性能质量。

5.包装的附加物设计。现代包装设计除商品包装的主体设计外,适应市场和人们不断提升的消费需要,不断地融进许多相关商品宣传助销与消费服务的附加(或称辅助物)设计,附带在商品包装内与商品一起同时进入市场,以至到消费者手中发挥作用。诸如商品吊牌、商品宣传卡、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样本、产品信誉卡、礼品贺卡、购物幸运卡、商品附带的销售现场POP广告与招贴,以及辅助商品消费应用的吸管、杯子、小勺、毛刷等等,都是现代商品包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