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
中西方包装装潢审美观念差异的思辨
1999-10-29 00:00  点击:72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西方在包装装潢上也有了较多的联系、碰撞、渗透和借鉴。虽然中西方的包装装潢工作者们都在从事以包装装潢为对象的美学创造活动,并试图使两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但是,两者审美的追求目标、审美的鉴别标准、审美的价格取向却大相径庭。对两种审美观念的差异加以讨论,对于挖掘各自的美学渊源和文化历史,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不无裨益。
1.中西方包装装潢审美追求目标的差异
中国包装装潢审美追求的目标是,用传统技术与传统艺术将商品装入箱、袋、瓶、罐、盒等反映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大自然风貌的器物中,在保护商品,减少损耗,便于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同时,为消费公众带来符合自然法则的、符合劳动创造一切的社会形态。
而西方包装装潢审美追求的目标是,用现代技术与现代艺术将商品装入现代的、反映西方物质高度发达风格的现代文明的器物中,在保护商品,减少损耗,便于运输、贮存和销售的同时,为消费公众带来西方人“高人一等”与“金钱万能”的社会形态。
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方包装装潢审美观念中都在追求一种“特别的美”,而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指导下追求的“特别的美”却有着质的不同。中国包装装潢审美观念中以“继承和发扬传统”为最终目标,而西方包装装潢审美观念中以“维持与扩大西方的优越性”为最终目标。所以,在浩瀚的包装装潢世界中,一方是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另一方是坚固实用型式方便;一方是百媚千娇楚楚动人,另一方是新潮花样瞬息万变;一方是构思鲜明寓意深刻,另一方是明快大方变幻无穷;一方是款式更迭万变不离其宗,另一方是技巧变化“冰识庐山真面目”。所有这些,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使中西方包装装潢产业在泾滑分明的追求中发展,在每时每刻的竞争中兴旺。
2.中西方包装装潢审美鉴别标准的差异
不言而喻,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活在中西方两个地域人们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格取向、审美观念、文化认知的不同,也决定了中西方包装装潢审美鉴别标准的差异。
中国包装装潢审美鉴别标准是,在包装装潢产品设计制作过程中,使包装器物符合大自然常态的美,摒弃平庸的故作姿态的“美”;符合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平等感情,杜绝见钱眼开、利欲熏心的丑恶现象;去掉无病呻吟的造作,褒扬落落大方又不失精制细作的器物设计制作风格。
而西方包装装潢审美鉴别标准是,在包装装潢产品设计制作过程中,努力使民装器物脱离甚至超越现实生活,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消费公众中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能在全世界的消费公众中引起特殊的反应,越是标新立异、越是玄妙怪诞、越是新奇离谱、越是让人不知其包装主题为何物,就越是符合其包装装潢审美鉴别的标准。在这种标准的影响下,“山姆大叔”用戴着有色眼镜的眼睛来审视中国包装装潢甚至中国文化,就不足为奇了。
3.中西方包装装潢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
一群人或在一个地域上生活的人群,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总是要把某种需求作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的现实目标与长期目标,并为之执着地追求与奋斗。如此,就形成了一个相对不变的价值选择与行动方向。在中国的土地上,几千年来的“义”、“利”之辨从来都是价值取向的核心问题。其最终的价值取向是现代观念与主张公平合理的功利主义。认为“利”与“义”应该兼重,即应承认“义”因“利”而贵,“利”由“义”而正。这种观点符合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和永恒的审美价值。
如果西方包装装潢审美的价值取向以包装技术艺术为基础,其学术成果一定比目前更多。但是,如果在包装装潢审美的价值了向中,掺杂上“高人一等”与“金钱万能”的落后观念,就不具备理直气壮地去追求经济效益的心态和胆略,与中国包装装潢界同行交流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中国包装)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