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资讯
曹宏遂:积极推动印刷产业转型升级
2025-02-06 00:59  点击:2287

  文化产业的新定位,为包括印刷业在内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辟了新空间,也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印刷业如何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如何积极转型升级,获得可持续性增长,我在这里想讲3个方面的问题,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印刷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印刷业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印刷市场持续稳定繁荣,印刷业基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业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9.3%,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11.2%的增长速度,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进入“十二五”以来,印刷业也取得了开门红的好成绩。2011年,我国共有印刷企业10万余家,从业人员356万多人,资产总额9256亿元,印刷业总产值已达到677亿元。

  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对印刷业进行结构调整,以绿色印刷、数字印刷为抓手,以示范企业为龙头,使我国的印刷业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以2011年为例,一是行业生产率稳步提升。印刷企业总数比上一年减少1930家,减少了1.8%,从业人员数量比上一年减少9.7万人,减少了2.7%,而总产值增长了12.59%。二是规模以上企业成效凸现。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印刷企业,即印刷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比上一年增加了292家,达到2439家,占全国总数的2.4%,印刷总产值为4396.89亿元,占全国的50.7%。这充分表明规模以上企业已成为我国印刷业发展的主力军,印刷市场在加速向规模以上企业集中,我国印刷业的集约化程度正在大幅提升。三是中西部地区正在崛起。据统计,去年从珠三角转移出的产值有173亿元,从环渤海转移出的产值有87亿元,总计有260亿元的产值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我国印刷产业的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如对外加工贸易,去年总额68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9%。而珠三角实际减少17%,与此同时,上海增长了50.5%,江苏增长了46.2%。这表明我国印刷业对外加工贸易开始由集中于珠三角,逐步向长三角及其他沿海地区转移。

  从印刷业对文化产业的贡献度来讲,2011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已占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1.46万亿元的近60%,约占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出的20%,印刷业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下一步,国家将会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多方面出台支持政策,推动重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座的印刷企业很多是中国印刷100强企,是行业中的大型企业、精英企业,请你们研究新形势下产业政策导向的新特点,思考如何踏准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节拍,在新时期走出新征程。

  二、找准发展突破口,做好新时期的新命题

  传统印刷企业如何融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如何嫁接文化创意元素,如何布局文化生态,这一切都是新命题,也是需要我们印刷企业加紧步伐,创新发展的方向。

  1.丰富印刷内涵,加快向现代服务型产业转变

  2.依靠科技进步,对接产业转型期的发展需求

  3.多方利用资源,在多元发展中获得生机

  总之,可借鉴的业务模式、可走的通路很多,但需要印刷企业认真盘整自己的资源,物尽其用、取长补短,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建议印刷企业眼光向外,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资基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对转企改制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支持。对印刷企业来讲,主动了解、积极争取这些政策,也会为我们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持。

  三、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助力印刷业转型升级

  作为文化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按照印刷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印刷业总产值预计超过11000亿元,从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取得重大进展,争取在新闻出版业中提前实现强国目标。为了保障“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快印刷业升级的步伐,未来一段时间,总署将协调有关部,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印刷管理和产业发展工作。

  1.推动绿色印刷

  2.培育示范企业

  3.推广数字化技术

  4.实施印刷业转型升级工程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全球第二印刷大国、世界印刷中心,让我们共同努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动印刷业持续、快速、科学发展,为实现印刷业的转型升级做出新的贡献!


发表评论
0评